聊一下 It Takes Two

昨日完成一刷,聊一下 It Takes Two

好的地方在于游戏性很好,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方式,道具以及和部件交互的方式,以及制作组奇妙的想象力。

移动方式一方面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变成蒲公英飞走(?),骑指尖陀螺飞行,内裤战机,恐龙挖掘机,反重力鞋,总之很酷。另一方面在需要二人合作移动的场景里它提供了足够多且足够娱乐的方式来 keep both players occupied,没有什么断档。

以及咕咕钟楼里面那个时停和分身能力真的太酷了,交互方面的完全高光。


以及无论是移动还是攻击,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明显感觉到给了玩家很充足的 Leeway,包括跳跃、瞄准攻击、倒计时时长,之类的,能明显感觉到给予了充足的 Tolerances。很多时候根本没好好瞄准攻击也被计算,投掷物(甚至包括扔雪球,这就很离谱)都具备主动制导,跳跃和荡秋千只要有手哪怕多试一两次都能过,有时限的物品经常也给够了玩家磨蹭的时间。总之对手残玩家(比如我)非常友好,娱乐性大于操作性。

(但我要投诉一点,它支持手柄游玩,但不支持摇杆!摇杆!为什么!)

和物品交互的方式基本上每个章节都有新想法,而且和章节主题都配合得很好。我最喜欢的是 The Tree 章节的粘液/火柴枪,能炸东西属实酷(以及 The Garden 章节我觉得你们两个镰刀锤子组合会比镰刀藤蔓组合要有精神得多)。

场景地图都做得有够大,几个开放空间,如雪地小镇、咕咕钟小镇、阁楼、玩具房地图都做得有够大,而且有足够多可以交互的东西和支线可以操作,可以慢慢玩很久。Minigames 作为本作支线任务的主要存在形式和 Collectibles 的替代品,基本上每一个的可玩性都延续了本作其他部分一样的高,虽然复杂度都不高但大多数都足以玩一个晚上在上面,很高光。以及点名表演雪球大战,太快乐了。

我感知中本作叙事的方式很多都是通过孩童的眼光去看待身边事物。比如纸板城堡变成真的宫殿,毛绒玩具驾驶飞碟操控激光枪,时钟里面的机械世界,以及场景构建的元素都是普通的家具和电器改造过来的,这种东西,完全就是一个小孩的想象里面会出现的故事。

这个视角我认为很新奇有趣的同时很符合本作的要素,明明可以尝试说利用这个视角来阐述,来引导二人(甚至包括引导玩家)尝试以孩童的眼光来再次理解世界,并代入 Rose 的视角讲故事。但看起来制作组并无意引导这一点,非常遗憾。

 

剧情方面则不得不认为说 It Takes Two 的完全弱项。

最让我不爽的是最后一章,前面所有章节都在引导 May 是大概某种航空航天工程师,Cody 是全职家庭主夫,对自然有兴趣并且时不时养养花草。后一点在 The Garden 章节体现得很完善,按下不表。在 The Attic 章节前,书问 May 你的兴趣你的 Passion 是什么 ——

然后离奇的事情出现了,剧情丢出来了一个「May 喜欢唱歌」这一个完全没有任何铺垫的设定

我整个人都堇了。

就,非常合理的内容就是你已经 cover 过一遍 Cody 的兴趣了,你 cover 一下 May 说她工作辛苦吧这非常合理是不是,双方互相体谅是不是?好,你也要对等地 cover 一遍 May 的兴趣,这也还挺合理,但是你铺垫了六个!整整六个章节!六个章节的 May 同志是一位理工妹子,一位航天工程师,你往这边靠怎么着都是正常人会做的事情对吧。但是它不!突然丢出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设定,真的太怪了。

以及就算抛开这一点最后一章都怎么看都看起来有点像是赶工出来的……

难度和交互趣味性方面感觉和之前的章节有些脱节,不完全是一个水平上的表现。

 

再一点就是章节之间连贯性和逻辑性有些欠缺。不是非常理解为什么最后一章会出现在阁楼,用脑子想大概都想得出来最后应该拖到 Rose 身上相关都好吧,感到了一个迷惑。甚至我觉得 The Snow Globe 的内容作为最后一章都更合适,这一章我真心觉得是全作高光章节,玩出来浑身都觉得暖暖的,双方重新拾起恋爱初期的甜蜜怎么看作为「复婚」的终点都非常合适。

不过除此之外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升温多多少少处理得算是妥当,比如人称代词的改变,意见逐渐变得愈发统一,能明显感知到渐进式的布置,而且渐进的步数和步长都足够频繁,还算可以。

以及编剧为什么要害死小象,这个刀子我吃得太莫名其妙了,为什么要让我经历这样的事情?

视效方面感觉非常考虑了兼容性。嗯。

虽然我很理解它要考虑它的目标人群是比较休闲的两口子,可能不会有性能很好的电脑,而且还要适配主机性能,但我觉得你至少可以有点选项在 PC 端把视效弄得更好。

场景虽然复杂度和大的结构上做得很到位,但细节上一些贴图、粒子、毛发、某些东西的边数还是偶尔看得出来略有潦草,即使开到 4K Ultra 也偶尔通过不了 55" 屏幕的审查(但不管怎么说倒是很省性能,开到 4K Ultra 也就只吃得掉大半个 GTX 1070,很鉴)。总之考虑到场景本身的复杂度足够高,感觉明显没少经历后期 Culling(如大量的 Baking 和选择性 Tessellation 处理),所以总还是感觉有些模型能再高点

(以及它好像不 HDR 这一点也有点可惜,明明是大半个观光游戏,很多场景要是能用 HDR 看疗效大概能大增)

还有一个奇妙的地方在于它真人的模型实在是比这个木头人偶丑太多了,怎么会这样。

 

以及那本书实在是太烦了。

这两口子有充足的机会把它毙掉,但为什么没有

我深感遗憾和愤慨。

Wavechaser X